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实践经验匮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兼顾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亟需做出必要的改变。以“双师并教”为导向,从吸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新创业工作者和培养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复合应用型教师开始,组建一个既具有扎实的创新创业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优秀教育团队。在校内,选拔具有较强创业理论知识的优秀教师作为学生的校内导师,在校外,聘请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创业者,或具有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企业工作者作为学生的校外导师。校内外导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学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安排校内导师参与到企业中的某些项目工作中,促进校内导师汲取社会前沿技术信息,丰富校内导师的实践经验,鼓励校内导师向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复合应用型教师发展,吸引校外导师走出企业走进课堂与学生和校内导师进行探讨,丰富本身的理论知识,弥补校外导师的理论空洞。 (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研学新体系 1.加强大学生三大创新研学实践 (1)学生项目申请实践:在处理高校学生创新实践基金项目数量少、申请难、评价机制不完善,大部分学生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上,可采用多种方式接受和指导学生的项目申请,对学生项目进行分级分类处理。以“兴趣小组—科研协会—系部—学院—学校—市级以上”这种模式层层推进,形成金字塔型的结构,可有效的进行筛选,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基金项目的有效分配率,强化大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2.建立“魔方型”学生创新创业研学团队 根据学生兴趣和特点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新创业学习研究小组,针对不同难度的项目,小组之间通过横向合作和纵向合作共同研究,提高项目的完成效率和完成效果,形成一个创新创业“魔方型”的多维立体科研合作团队。“多维”指年级相同的学生根据不同兴趣不同特长组合形成不同类型的横向科研团队;“立体”指高低年级学生之间组建纵向科研项目团队。根据项目的难度、完成时间的要求和完成质量的要求不同,横向团队和纵向团队之间可以任意搭配共同完成科研项目,使得研学团队内部做到更好的优势互补,提高高低年级学生的合作能动性,增强高低年级学生之间的技术交流,使团队技术具有更好的传承性,优化团队内部的合作,从而使得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实践新体系 1.大学生“二次创业”增加创新创业经验 采用学生“二次创业”的模式降低大学生的创业风险,强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增加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战经验,提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信心。该模式下,大学生毕业前和毕业后能获得高校帮助进行两次创业的机会。学生首次创业为校内创业,创业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一定的创业启动资金,学校根据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给予资金支持,学校还在市场定位、法律咨询、政策援助等方面上为学生提供和争取一定的帮助,与学生合作经营共同管理企业,帮助学生创业快速成长,但同时学校持有学生所创企业中一定的股份,持续到学校收回之前的启动资金后才从学生所创企业中撤离。第二次创业为校外创业,创业学生必须是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且曾进行校内创业,像校内创业那样,学生经学校考虑认可,可向学校申请到一定的创业启动资金,学校在学生创业初期为学生提供与校内创业相同的咨询和帮助,但学校不参与学生所创企业的经营管理,学校持有学生所创企业中一定的股份,一旦企业发展稳定,学校就从学生所创企业中撤离。通过“二次创业”,大学生能够获得更丰富的创新创业实战经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也能获得进一步的强化,降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风险。 2.“官校企”合作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保护伞” 要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仅靠高校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要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必须充分调动起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政府机关、高校和企业联手合作,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打造一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保护伞”。创业孵化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创业前期能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一把保护伞,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风险,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并使学生更容易把所学转化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力。高校、企业和政府合作共同创建创新创业孵化园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和自主管理能力,也可以让企业充分挖掘、利用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资源,更可以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率。园内“官校企”三方与大学生之间优势互补、各取所需,各自在四方的紧密合作当中都能获得相应的利益,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关系,进一步促进园内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无论是对大学生个人发展,还是对社会就业形势发展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保障大学生获得在当今复杂、严峻的创新创业社会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必须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对大学生从严要求,把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每一道关,认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问题,明确教育目标,以更合理、更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本文来自于《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杂志。《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叶仕通1 万智萍2 任志健2 工作单位:1.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2.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