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在7月,瑞银又主导了北京金隅的IPO,主营水泥兼有房地产业务的金隅,被视为内地房地产股试水的成功案例。 对于如何讲述中国资本故事,蔡洪平非常坦率自信,他直言:“在投行界,没有谁比我更了解中国脉搏。” 让蔡洪平声名鹊起的是2007年。是年4月,瑞银主导的碧桂园IPO,讲述了“中国最大地主”的故事,成功打动香港投资者,获得超过百亿的募资,碧桂园大股东杨惠妍,一举晋身内地新首富。 碧桂园之后,瑞银接手了另一单迥异的房地产IPO:SOHO中国。SOHO只有1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远远低于碧桂园。“这是两个故事,碧桂园是中国的城镇再造者,而潘石屹的项目在市中心。”蔡回顾说。 最初,SOHO中国并没有邀请瑞银担任承销商,瑞银是半路杀出来的。后来,瑞银将SOHO定义为“中国最大的品牌商业房地产开发商”,并辅以潘石屹和张欣的名人效应,改变了投资者的价值观。 蔡洪平说,他要求每家IPO的企业要去跟国际资本市场讲动人的故事、企业发展的基因和核心竞争力……老板要去亲自讲,要幽默地讲。 据说,近几年来瑞银所做的IPO企业路演时,其老板的发言稿,都是蔡洪平亲自撰写。 上月14日,出现在博鳌地产论坛上的蔡洪平一身轻松,性格看似随和的他,却被有的人形容为“非常富有攻击性”。 他说过,“你要战胜一个对手,就要让他毁灭性地死掉,一定要让他感觉彻底服你。” 即使在从不缺乏自信人物的投行界,蔡洪平的强势也被视为另类,尤其在IPO项目定价方面,被同行们视为“太过激进”。 一个例子是,碧桂园上市前,其两家承销商对这家公司市盈率的判断差异极大:瑞银的预期是17到23倍,而另一家投行的预期为11到15倍。 2008年3月,金融危机袭来,瑞银2006年、2007年参与承销的21宗香港IPO中,复星国际(0656.HK)、SOHO中国(0410.HK)、中外运航运(0368.HK)、武夷国际药业(1889.HK)、比亚迪电子(0285.HK)纷纷跌破发行价,境况惨烈。市场将质疑抛给瑞银———这是它当初为企业IPO激进定价的恶果吗? “上市后两个月不破发就是成功的。”蔡并不同意瑞银定价激进之说,他认为跌破发行价并不可怕,“我能发出去,能保证让投资者赚钱就可以了。投资者愿意买,就说明是合理的。以后再跌破是另外一码事,就像结完婚后,后面生儿子生女儿我哪里管得了?” 与投行人士的意见不同,多数IPO企业认同蔡的做法,复星国际总裁梁信军明确表示,报价是其喜欢瑞银的地方。“它比较市场化,其他家比较保守一些。” 蔡洪平认为,当下的中国,就像美国上世纪50年代的消费品市场和2000年的高科技市场的结合体,因此,中国企业的故事和美国同行有着明显差异,全球投资者不应拿美国商界的标准对标中国企业,全球唱主角的资本市场并非华尔街,而是香港。 “这是一个属于中国增长型公司、属于中国独特故事、属于香港资本市场的时代。”在各种场合,蔡反复强调这一观点。 “首富不是一个好称号” 蔡洪平出身上海富庶家庭,1969年,15岁的蔡被下放到江苏海门县务农。当时他以为一辈子只能种田了,对未来颇为绝望。蔡说他甚至两次想到自杀。 多年以后,曾经的务农经历,让“老蔡”可以深刻地理解中国当代的民营企业家,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和感受。 牛根生、杨国强、潘石屹、郭广昌等人,现在都是富豪,但也都是农村出身,杨国强一直到16岁没穿过好鞋子,潘石屹13岁才用上卫生纸。这些富豪无一例外,均打上了“蔡洪平制造”的印记。 一名曾目睹蔡谈判的人士称,在一次拜访某民营企业时,对方在果盘里摆了些削好的萝卜、黄瓜,这让在场的外籍人士一时不知所措,而蔡则率先开吃。“这让创业者对他有很强烈的好感”。 蔡本人并不喜欢首富这个说法,“媒体说这个首富、那个首富,这不是一个好的称号。”蔡洪平说,其实杨国强和他女儿本身没有这么想,这是一个天外送来的礼物。 博鳌论坛上,蔡洪平说,当前社会对首富有误解,财富排行榜误导人们,把日常消费财富和资产经营财富混在一起,“他是有上千亿,但是他的钱不能乱花,他是创造收益、创造就业的一个载体。这个资产实际上是谁的?眼睛一闭都是社会的,永远带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