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当头,每一个中小企业都切身感觉到了这种压力,产品滞销,市场萎缩,甚至连合作多年的供应商和合作商都在一个个无声无息的减少。这场危机开始蔓延时,我们是对美国的次贷危机隔岸观火,而现在这把火却真真切切的烧到了自己,连一些反映很迟钝的中小企业也坐卧不安。危机,的确是来了,而现实的情况是,企业面临的困境远远要大于媒体的报道和政府的救援力度,这一份承受力要每一个中小企业自己去承受,似乎大家都希望能活下来,能活下来就意味着成功。 查钢一向是中小企业成长的关注者,我接触到了很多企业和朋友,发现大家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中小企业生存艰难,众多的小资本者在市场上沉浮不定,市场自有规律,成功与失败既不是必然,也不是偶然,身边的案例不少,就事论事,与同仁交流。 在中国有很多现象是要用“中国特色”来解释的,众多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生存更是如履薄冰,流动资金就是周转金,企业没有一分钱的闲钱,靠收入才有支出,每月只靠应收款和产生的货款发工资,支付各种管理费用,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大家伙在混沌中活着。另还有一个现象,一些中型企业,或是更大一点的企业,往往是说倒就倒,表面上看上去是风光无限,家大业大,但由于一个小事件,结果在市场上愈演愈烈,无法收场,后来,不得不是政府出面,把事情摆平,企业要不是被重组,就是被拍卖。连大门的牌子都拆毁了不知所踪。 小企业能够在市场的夹缝中生存,虽然活得不新鲜,但毕竟是活着,相比,一些大一点的企业却经不起市场的折腾,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吗?揭开现象看本质,还是与企业的发展心态有关的,就是乌龟与兔子的不同生存法则。 因为,我们的很多企业都是想学乌龟,尤其是度过了生存期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打出一块根据地,就守着这一亩三分地。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强调的是传承和发展,一家刚成立有一些起色的小企业都说要做成百年企业,活着就是好,求慢慢的发展和壮大,然而正是因为太想活下去,所以思维才会守旧,一切模式和规章制度不敢轻意改变的,打天下时的模式在守天下时还奉为经典。查钢曾为一家企业进行过诊断:该公司成立了七八年,每年难过年年过,靠一种公益的义诊活动模式产生销售,但现在很多消费者对于这种义诊活动不是很认同,新的模式又不敢轻易尝试,老的模式还在老牛拉破车,武汉市场做不下去了,就做地市,地市之下,就做县镇乃至乡村。每月都会有微薄的利润产生,市场部经理刚一改革,有两个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总经理马上恢复原有模式,不敢再越雷池一步。什么呢?因为企业太小了,两个月没有收入,员工的工资就发不出来,岂敢轻言变动? 为此,让我们分析一下企业是怎样学乌龟的: 乌龟求稳,不敢去冒险。 很多中小企业把“节约就是赚钱,坚持就能胜利”的口号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天天挂在嘴边上,他们认为,危机当头,节俭持家就行了。其实这样理解是不透的,俗话说,有能力的苛别人,没有能力的才苛自己,自己就是不吃不喝,又能产生多少利润呢?再则说节俭应当是公司发展的美德,但也不是在危机期所提倡的主要解决途径,危机时期,节俭的意思是要企业集中资源,不要做无谓的浪费。“稳”的概念是要审时度势,量力而行,适时出击,这个“稳”是要求在动态中保持发展方向稳,而不是静止不前,避难就让。 只有先解决了企业的生存条件,再求发展,乃至于在“危”中见“机”。 乌龟前行速度慢,没有远见。 一些企业在市场推广策略上总是先尝试,再试验,推广时又瞻前顾后,投入过大怕赔,投入过小又没有效果,总是处于进退两难之间。查钢曾在国药会上接触到一家药企,拥有专利产品无数,个个都可以说是好产品,却没有一个在市场上站得住脚,好几个产品投放市场但收效甚微,于是,该企在药交会上招商,有一家同行取了一个妇科拴剂产品的全国代理权,合同一签主是十年,没有几年,该产品在全国市场上就成为了一个知名的妇科品牌,现在该药企反而要靠贴牌生产的收入生活, 形成乌龟壳般的技术壁垒 乌龟是有一个龟壳的,一旦有动静,它就会马上缩进壳内不敢探头。很多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都是因为拥有一项专利或是一套营销模式包打天下,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同行或是竞品频出,这个时候,是共同来做大这个市场还是独自发展呢?不少企业选择自主创新,只是这个自主创新是封闭式的创新,市场发展的阶段在变,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变,自我感觉良好不一定消费者就感觉良好,很多企业把同行或是更先进的产品视为眼中钉,总是想要千方百计的打压,殊不知只有大家联手,市场才可以做大,只有共同竞争扩大市场,哪怕自己的市场分额稀释了,所获得的利润也比原先的大得多。 危机当头,适者生存,是迎难而上,还是静观其变? 是守城待援,还是主动发展?是行动迟缓,还是跳跃向前?世界五百强企业,我们没有一家民营企业入围。相比之下,韩国三星等企业都跨入世界五百强行列,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太想当乌龟了,当乌龟没有风险,总认为活着就有希望,可是在活着的过程,不去积极进取,那么,活着唯一个目的就是消耗资源,不仅自己消耗资源也拖累别人消耗资源,从而造成整个行业良莠不齐。 当兔子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它们知道身边的这个市场环境随时会发生改变,它们反应灵敏,动作迅速,一边觅食一边跳跃,不管是草根还是树皮,能吃下去就能生存下来。求速度,多机变,重利润,这才是相对小规模企业的发展之道,这也是当兔子的生存法则。 市场经济下,不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在危机之下,不管是对商机的把握速度还是企业前行的推广速度都要快,危机当头,市场也会蕴藏的巨大的需求,成功的企业领导者总会引导这一庞大的需求群体。商机不可能因为危机而变小,它总是转眼即逝的,在不变中求变,在变中求发展,我们企业只有像兔子一样生存,才能度过难关。 (责任编辑:admin) |